3月15日,国家卫健委发布《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(试行)的通知》,是在2019年评估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与补充。
评估分级依然分为5级,但分级评定内容更加详实,具体评估内容涉及面较原来有所调整,从原来关注的患者诊治的前中后服务转变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,包括医疗护理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、财务资产管理、设备设施管理、药品耗材管理、运营管理、运行保障管理、教学科研管理、办公管理及基础与安全10个工作角色,每个工作角色逐个细分共计33个业务项目。
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(试行)
医院智慧管理是“三位一体”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为指导各地、各医院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顶层设计,充分利用智慧管理工具,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、智能化水平,特制定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。
建立分级评估标准体系的目的
1、明确医院智慧管理各级别实现的功能,为医院加强智慧管理相关工作提供参照。
2、指导各地、各医院评估医院智慧管理建设发展现状,建立医院智慧管理持续改进体系。
3、完善“三位一体”智慧医院建设的顶层设计,使之成为提升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。
评估对象
应用信息化、智能化手段开展管理的医院。
评估分级
由于医院管理涉及面广、内容较多,本标准仅针对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,从智慧管理的功能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,评估结果分为0级至5级。分级原则如下。
(一)0级:无医院管理信息系统。手工处理医院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信息,未使用信息系统。
(二)1级:开始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医院管理。使用信息系统处理医院管理的有关数据,所使用的软件为通用或专用软件,但不具备数据交换共享功能。
(三)2级:初步建立具备数据共享功能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。在管理部门内部建立信息处理系统,数据可以通过网络在部门内部各岗位之间共享并进行处理。
(四)3级:依托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初级业务联动。管理部门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传送数据,并采用任意方式(如界面集成、调用信息系统数据等)获得本部门之外所需的数据。本部门信息系统的数据可供其他部门共享使用,信息系统能够依据基础字典库进行数据交换。
(五)4级:依托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中级业务联动。通过数据接口方式实现医院管理、医疗、护理、患者服务等主要管理系统(如会计、收费、医嘱等系统)数据交换。管理流程中,信息系统实现至少1项业务数据的核对与关联检查功能。
(六)5级:初步建立医院智慧管理信息系统,实现高级业务联动与管理决策支持功能。各管理部门能够利用院内的医疗、护理、患者服务、运营管理等系统,完成业务处理、数据核对、流程管理等医院精细化管理工作。建立医院智慧管理数据库,具备管理指标自动生成、管理信息集成展示、管理工作自动提示等管理决策支持功能。
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项目
尚医康物联网智慧病房
本产品以医护患为中心,从临床需求出发,以物联网技术、医疗信息化建设为基础,通过打造“物联网智慧病房护理系统”、“护理信息看板”、“移动护理”、“输液监控”、“护理管理”、“ICU探视系统”、“门诊住院自助服务”、“尚医康e+医患平台”几大产品系列,打通医院内部和外部信息协同,减轻医护工作量,提升医疗质量管理及服务。
尚医康物联网智慧病房替代护士传统核对工作,节省人工及非信息化耗材成本;解决现状问题;避免失误风险,构建和谐医患关系,协助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加分。